香港公共醫療社福系統導航: 為兒童申請公院病歷副本供私家醫生參考

腦癇路上:醫院攻略一文提到兒童腦癇病人一般到公立醫院就診,所以病歷和一系列造影和診斷的原始數據全部都記錄在就醫的公立醫院的系統內。在病人家庭希望帶孩子去見私家醫生時,有經驗的私家醫生一般都會問家人是否可提供相關的紀錄,主要是腦電圖(EEG)和磁力共振圖(MRI)。政府在近年推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鼓勵病人及私家醫生參與,以提高治療的一致性和連續性。系統在現階段載含的資料包括: (1)個人資料;(2)敏感及藥物不良反應;(3)診斷、手術及其他醫療程序、藥物;(4)住院、到診及預約資料;(5)臨床摘要;(6)出生及防疫接種紀錄;(7)化驗及放射報告;(8)其他檢查報告及(9)醫療轉介資料。「醫健通」的使用,亦要求私家醫生為計劃參與者,即若家人想見的醫生並沒有參加計劃,醫生還是無法通過系統查閱孩子的病歷。同時,系統現階段只包括主要腦癇診斷工具的報告,由公院醫生或技術人員根據他們的專業判斷去寫,並不是原始數據。若家人帶孩子去見私家醫生為的是想多取意見,只憑「醫健通」內的資料未必能逹到目的。私家醫生要做出準確診斷,也要有足夠的資料,有時他們可能會轉介病人到私家醫院做EEGMRI,費用由家人承擔。

除了自費外,家人亦可選擇到就醫的公立醫院提出查閱資料要求(醫療記錄複本或 X 光片複本)申請,現時大部份有兒科專科的公立醫院都有提供查閱資料服務,條款及收費可參閱相關醫院的申請表格。家人要留意這並不是醫療報告申請,醫療報告也並不包括檢查所得的原始數據,在相關醫院的網站,醫療報告申請表和查閱資料要求(醫療記錄複本或 X 光片複本)申請表是分開的,在申請時應留意下載及填寫適當的表格。查閱資料要求(醫療記錄複本或 X 光片複本)申請表內一般不會列出「EEG」為一個選項,家人可在「其他」部份填寫,亦因EEG是動態的,所以資料的複本會錄在光碟內。家人在報寫報告時需列明所需的EEG是那段時間做的,例如在201715日到201915日,如果期間做了3EEG,那3EEG的數據都會放到光碟上,家人亦可要求將相關檢查的報告也放到光碟上,方便自己及私家醫生查閱(在醫健通計劃第一階段,家人並不能查閱系統內的病歷)。如果只是申請影像輸出,資料一般在一星期到一個月內有取。

表格中亦有其他選項,包括住院紀錄、門診覆診記錄等。嬰兒的住院紀錄甚至會包括嬰兒每天進食份量及排便次數等資料,如家人有帶嬰兒回家渡假,渡假期間的資料就是由家人提供再輸入紀綠內,除了發作次數、歷時這些家人已分開記錄的資料外,其他資料對腦癇診斷及治療未必有很大的作用,也因發作相關的資料埋於海量的基本身體狀記錄當中,並不易翻查。而且因為這些紀綠並不是百份百電腦化,索取複本可能要醫院職員逐頁複印,比較費時,如果EEG連同住院紀錄都要申請,整套資料可能要兩個多月才備妥,如住院時間較長,紙本資料可能上幾千頁,要以紙箱裝起搬走。

除了在網上下載表格,家人亦可到相關醫院的醫報告組或病歷部索取表格並向當值人員查詢填寫辦法。病房的護士有時可能不太清楚系統運作,會跟家人說不可申請複本或只可申請醫療報告。有關查閱資料要求(醫療記錄複本或 X 光片複本),以醫報告組人員資料作實。大家亦可到醫管局網站關於醫療報告的頁面選相關醫院然後下載相關表格參考,到身處醫院時再到病歷部填寫表格及交費。

: 醫管局網站關於醫療報告頁面並未有列出將軍澳醫院和屯門醫院的表格,有個別家人說過屯門醫院並未有讓病人查閱醫療資料的機制。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整體發展遲緩 (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

容易被誤診為腦癇發作的異動

小迦南的故事(SCN2A基因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