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確診腦癇兒童母親抑鬱症病徵的普遍性及發展路徑
2019年1月15日腦癇期刊Epilepsia 刊登了題為「新確診腦癇兒童母親抑鬱症病徵的普遍性及發展路徑: 10年跟蹤調查 (Prevalence and trajectori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 A
longitudinal 10‐year study)」的文章,這是加拿大研究院做的調查,符合資格的樣本中有356位媽媽,調查員在4-12歲兒童確診腦癇時,以及半年、一年、兩年、八年和十年後跟進,評估這些媽媽的抑鬱徵狀。結果顯示57%的受訪者的評估分數在高風險區間 (在10年內的6次評估中其中一次分數較高都會納入這個類別)。
兒童腦癇症被認為是會對父母的精神健康及家庭糸統有負面影響,繼而對兒童的精神健康和福祉也有負面影響。研究員發現在兒童剛確診時,38%受訪者有抑鬱徵狀,到10年後百份比下降至24%。由於腦癇兒童母親各有很多不同特徵,研究員在調查中辨別出四種不同的發展路徑。他們發現較好的發展路徑(即母親的抑鬱徵狀得以緩解)往往與在孩子確診時良好的家庭環境因素有關,良好的家庭因素包括受訪者對家庭關係的滿意程度、對家庭的掌握以及社交支援。另一些對母親抑鬱徵狀的發展路徑有影響的因素包括孩子的認知問題和發作類型,以及母親的年齡及教育程度,但需要注要的事,家庭環境以外的因素大致是不可變的,所以醫護和專職人員在給予家庭支援時,可更多考慮在家庭環境入手。
此外,研究員發現差不多全部受訪的母親的抑鬱徵狀發展路徑都較為平穩,即他們在開始時的評估分數,至10年跟進時的分數沒有太大波動。這是一個值得留意的發現,因為在10年跟進時,68%的兒童已多過5年沒有發作,表明發作控制的路徑未必與母親的抑鬱徵狀發展有很大關係,但這也不是完全令人意外的,因為受訪者認為他們未被滿足的是他們作為父母的精神社交健康支援需要,他們也想獲得更多的資訊、持續的情緒支援、學校支援和對他們在家庭角色轉變上的支援。再者,由於這些發展路徑都是與兒童確診時的家庭環境有關,研究中的發現凸顯出家庭系統對母親精神健康的長遠影響。
向有抑鬱徵狀的腦癇兒童父母提供實證支持的抑鬱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和藥物治療是有需要的,但除了這些治療外,一些針對病童、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的心理行為干預可能比只著重於患童母親的支援更有效。孩子病患的嚴重程度和護理需要往往對父母的精神健康有重大影響,當然孩子的健康,有些時候並不在父母的控制範圍,尤其是腦病,所以研究員提議了一些中介點,例如壓力管理和應對策略一般與較好的父母精神健康有關連,而且有助於減輕護理重擔對父母精神健康的影響,而支援整個家庭也會加強這些干預的效用,令孩子的精神健康也能得到改善。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對家庭的掌握和支援資源對於緩解病童的情緒健康和腦癇的嚴重性是很有幫助的。有些干預,如以靜觀概念為本或自我管理干預甚至可由非醫護人員以小組方式提供,這些干預可在社區以低成本提供,而且較易實行。這些努力如得到旨在支援病人及其家庭的社區為本腦癇支援機構的支持,則效果會更佳。
原文: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pi.14638
Comments
Post a Comment